運動健將跑步突心臟病發 剖白從死蔭幽谷重返人間經過
發布時間: 2017/11/30 16:34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8
拯救性命,尤其是心臟病人,往往在分秒間。以下的年輕心臟病人個案,幸得他的「救命恩人」與救心機,今日才能侃侃而談他因心臟病發從死蔭幽谷重返人間的經過。
40歲的明建初,受訪前先交代,他康復後「斷了片」,對意外前1天與後3日的事情毫無印象,當日發生事故的細節,都是由家人、朋友、醫生護士及救他一命的聖約翰救傷隊隊員倪敏芬(Fanny)告知的,根據各人的話才砌出事發的拼圖。
今年5月1日他在灣仔運動場參與青年商會舉辦的跑步比賽,代表分會出賽1,500米賽事,但跑至800至1,200米之間,暈倒地上。他一直不覺得身體有任何不適,甚至出事前兩天,也代表商會跑了3,000米。
當時感覺還非常良好,為應付賽事我自己都有跑開步,本身又熱愛足球,常參與業餘聯賽。
他一個月會踢兩場波,每場踢上30分鐘,但為此練氣而常跑步,是常做運動類型,暈倒前毫無先兆:
有人話心臟病發前會有膊頭痛、標冷汗、胸口痛,我都統統沒有,只是跑步時偶爾會覺得不夠氣,可能是先兆吧,但我覺得只是唔夠氣而已。
他其實有心臟病的家族史,20年前他爸爸就是因為冠心病過世。
首次用救心機救人
救回明建初一命的是倪敏芬,是聖約翰救傷隊當日駐場急救員之一,回想半年前的景況:
他出事後有人立即找我們,我們馬上跑到場地,見到明先生趴在地上,見他臉已呈灰色,口張開並氣促,眼已翻,check不到脈搏,叫他無反應。
她叫同事立即拿駐場的AED(自動體外去顫器)來,把他平躺後再檢查一次,確定是心臟問題隨即進行急救,一路做CPR(心肺復甦術)、AED來進行急救。
開機分析,好快電擊。電了兩次,直至救護車到來,交由救護人員處理送院。見他上單架床時已回復呼吸。
她熟習使用AED,都是訓練時試過,臨場救人是第一趟。
當時心情確是緊張的,我回想,當時Check他的呼吸脈搏都不是太肯定,聽到對方脈搏跳緊,其實是自己緊張的心跳聲。
一條主動脈栓塞9成
明先生送抵醫院後,醫生診斷是一條心血管主動脈已栓塞9成,隨即進行「通波仔」。醫生指他運動太劇烈,心臟纖動,血液泵不到血上腦所致。
問他會否怕了做運動?他說不會,目前已完成復康治療,因他的心臟曾停頓,部分組織曾壞死,因此需進行心臟訓練。
我要跟隨運動療程逐步訓練返心臟,醫護人員鼓勵我做運動,在飲食與運動之間兩方面協助,注意飲食,保持健康。
雖有先天性遺傳,但他年僅40歲,確沒想會這麼快病發及如此嚴重。現要服食溶血藥、心臟藥來穩定心臟情況、膽固醇藥、胃藥,每日服四、五粒藥,恒常習慣了也沒甚麼問題。
【延伸閱讀】前救護員憶靈異奇情 勿對死者照片說:後生時幾靚【有片】
【延伸閱讀】港千名嬰兒 8人患先天心臟病
醫生:心臟病發有年輕化
香港心肺復蘇委員會會長蕭粵中醫生指出,年紀愈大,危險相對愈高,大部分心臟病發患皆為45歲或以上,惟近年有年輕化趨勢,可能是由於飲食習慣不同,以及其他危險因素包括吸煙、缺乏運動等,都令心臟病發生的時間及年紀都偏細。
甚至亦見過低過30歲以下的出現突發心臟病(即心肌梗塞),這情況雖屬少見,最主要原因都是與吸煙有關。
有關徵狀,蕭醫生指要視乎患者的病況是慢性抑或突發性所致,以慢性情況為例,病人可能會出現心絞痛、運動或操勞時心翳悶、頸及左上肢常感有東西頂着、氣喘、標冷汗、頭暈等。
上述徵狀,一般會早在何時已見端倪?
這很視乎患者的血管阻塞情況,以及危險因素達到病情轉變的快慢而定,有些人情況較輕微,徵狀可維持一段長時間也未惡化。但一些「三高」(血糖高、血脂高、血壓高)人士,若病情控制欠佳加上吸煙,病情可以迅速變差。
如是突發的心臟病發,以上提及的徵狀會持續,甚至會引起心律不正常、心臟衰竭等併發症,病人有可能突然暈倒、心臟停頓,這也是最危險最緊急的,必須盡快進行急救及治療,挽回性命。
心臟病發的「黃金五分鐘」
拯救心臟病發患者,要把握「黃金五分鐘」,蕭醫生解釋:
身體部分器官對於血液流通很敏感,最重要是腦部,當四、五分鐘無血到,腦部細胞已開始死亡,這些細胞死亡後不能逆轉,或造成行動、認知上影響。
【延伸閱讀】《妙手仁心》真實版 急症室醫生黃金15秒起死回生
因此要盡早進行急救,包括心肺復甦法、使用AED去顫法,令病人盡快回復正常心律。
蕭醫生引述外國數字,有心室性纖維顫動(簡稱VF)病人每遲一分鐘進行心律去顫,死亡率增加7%-10%,因此拯救絕對分秒必爭。
撰文 : 周美好 TOPick記者